当前位置:首页 > 新品 > 图书
10月新品
发布时间:2024-10-18 作者:网站原创

引领校本课程用书新航向:细分学段研学式手册的创新突围


古邑番禺,文脉悠长,数不尽风流人物;今时今日,风云际会,亦是才俊如潮。不拘于传统之桎梏,不囿于陈规之束缚,以创新研学之形式,赋校本课程用书新生机,让智慧实现跨时空碰撞,书先贤事迹,正后辈行知。


由六子集团·见意文化编制的荟贤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用书——《荟美求善,润心铸魂》(1~3年级学生用书)和《贤领番禺,履道求善》(4~6年级学生用书)一经面世,便迅速赢得了荟贤师生的广泛喜爱与赞誉,同时,也引领了广大教育者在校本课程用书领域探索细分学段研学式课程内容的新风尚。


起:荟英集贤,


解锁新篇


荟贤小学希望能编纂两册带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用书,于是,学校经过多方考量,谨慎选择了制作图书经验丰富的我们。


初次到校走访,我发现学校建设的荟贤馆聚焦番禺历史,巧妙地精选了跨越古代至近现代的二十四位当地历史先贤事迹,以供学生阅览学习。突发灵感,我提出了以项目式学习的新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结合二十四位先贤的人生经历、主要成就,以及其各自体现的人物精神,打造可以与荟贤馆配套使用的细分学段研学式手册。


经过商议后,我们在项目策划方向上达成一致,并认为:荟贤学子能在学校荟贤馆学习番禺历史,将先辈们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成长力量,是我们共同的期许。


小封面


承:匠心独运,


敲定细则


新时代小学阶段的校本课程用书,既要“传承”,也要“创新”。


“传承”在于要尊重学生们每个阶段的心智发展,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制定学习任务,以承续先辈高尚的精神品格;“创新”在于研学式手册的以“研”促学,目的是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明确以上要点后,我与校方立足于荟贤馆的二十四位先贤及其各自代表的精神品格,围绕各年龄段学生开展课程的教学重难点等内容开始编纂教材,达到了学校有效提出,我高效解决的良性循环。


经过多次沟通,我敲定了以下细则:


1.将一年级的全部课程内容,加以拼音标注,辅助认读,同时其课程设计,由故事排序、诗歌朗诵等容易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手绘宣传画、进行仁孝挑战等简易的行为内容组成;


2.二、三年级的课程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书写规范、争当自律之星、学习军体拳等内容组成,并开始尝试简单的手工作品制作;


用书目录


3.四、五年级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阶段的课程设计开始借助网络资源辅助,并结合其它科目的内容增设制作导览手册、短视频、音乐作品集等活动;

4.六年级是过渡到初中的关键时期,本阶段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与情感塑造,因此,该阶段课程内容增设了主题演讲、无例子剧本创作、制作传记等活动,并引导学生学习先贤求索、创新、钻研的精神。


用书目录


转:茧中蜕变,


化解困局

虽然理清了思路,但基于客观事实的复杂性与资料的稀缺则构成了另一重艰巨的难题。依稀记得,当我把初次拟定的文字稿发给对接老师的时候,迎来的是老师们对文稿的无情批判,老师们指出我虽然在分年龄段的活动选择上有所考量,但对分阶段的学生所运用的文字语言还是缺乏相应的灵活性,

此外,老师们在文稿的全文架构和主题把握上也提出了尖锐的质疑。面对质疑,我消沉了些许时日,但同时我也深深反思,作为学生用书的编纂者,我理应为学生负责,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尽善尽美地塑造这位也属于我的缪斯。

于是,我重整旗鼓,再次拿起钉锤,伏拜在我的缪斯下,开始雕琢。联结契合人物精神的真实具体事迹,赋能新时代研学项目,这是缪斯的珍珠,为了不让珍珠蒙尘,我花费了大量时间,通过实地走访、翻阅典籍、数字资料整合等方式考证先贤生平事迹,解读其思想理念,再辅以跨时代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将各位历史先贤的人生事迹以及高尚精神与各学年段的项目式学习任务有机结合。


部分结合示例如下:

在编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对创作者学术素养、历史洞察力、资料搜集与整合能力以及跨学科融合能力的全面挑战。

框架重构数次,研学活动的选用、字句的斟酌,也经历了数位老师及专家的反复推敲,直至修改了接近十稿之多,但好在我咬牙顶住了压力,直到最后获得校方的满意和高度认可,完美塑造了我的缪斯——她掌握不同学龄段的文字用语;她也熟悉各种新式的研学活动;她抱以最亲切的态度,一步一步引领学生们探访二十四位先贤的精神世界。最终,她将和煦的目光投向我,我内心激荡,深为感动……


不同年级内页展示


合:琢玉成器,


万事相宜


“太棒了,确定可以了,太不容易了!”


当我把最后的修改内容发给对接老师后,老师带着流泪的emoji打下了这句话,我也卸下重担,对老师们这些时日的帮助表示谢意。

虽然从最初的灵感闪现,到框架的初步搭建及推翻重塑,再到文稿的逐字逐句斟酌,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新的挑战。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一次的否定与重构,都是对文稿质量的一次飞跃式提升,也是对我自身能力的一次锤炼与升华。

当岁月的流年尘封过往,当我检点记忆的碎片,我不会忘记,我曾竭尽心力,倾注所有热情,去至善至美地完成了这两本研学式手册的编纂工作。也希望,二十四位先贤的精神火花,不仅能点亮我的精神世界,也能照亮每一位翻阅此书的读者。




图片 & 文字 | 见意文化 陆思婷




已经是最后一个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强路3-2号富力盈力北塔1101/1108/1109房
电话:020-38012885
邮箱:gz6son@126.com
六子文化公众号